西安市思维型教学说课观摩活动在曲江一中举办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日,西安市思维型教学说课观摩活动在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举办。来自曲江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铁一中、陕师大附中、西安翱翔中学等21余所中学的98名教师,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展示。

此次说课观摩活动由西安市教育局主办,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安曲江教育局承办,西安市思维型教学研究中心、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举办,并以“整合单元资源 落实学科素养”为主题。在说课环节当中,老师们以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应用迁移为基础,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维度,对课程设计思路进行分享。

创设情境


(资料图片)

让创新思维的种子落地开花

这98堂思维型教学研讨课,能给大家带来哪些启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化要求,也是思维型教学的出发点。而在不少老师看来,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则是让创新思维的种子落地开花的关键所在,也正因如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成为老师们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重要抓手。

曲江一中思政教师高琳茹在《网络改变世界》一课中,便引入了“勇闯盛唐密盒”这一情境,由学生扮演“房玄龄”“杜如晦”进行互动,通过“互动答题集拼图”“集齐秘钥开宝盒”“华山论剑争巅峰”等活动,围绕“网络如何改变世界”这一总议题,对比古今生活之变,探究西安文旅爆火背后的流量密码,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生成知识,深入理解互联网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并在认知冲突当中,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网络的利与弊。

在数学课《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中引入“话费套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用实验、代数和几何的方法进行验证,感悟真知,提高核心素养。在地理课《中东》中通过历届世界杯经费的对比,提出卡塔尔为什么如此富有这一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认识石油资源对中东乃至世界发展的影响……

活跃氛围

让学生从“被动听”到“主动学”

“在课堂当中,老师更像是一位引导者,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曲江一中高二学生曹梓琪表示,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入、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同学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良好的课堂氛围当中,老师引导我们不断思考、不断突破自我,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去抽象概括、抽丝剥茧发现问题,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曲江一中副校长刘公潜表示,2015年9月开始,曲江一中就在校长的领导下全面应用思维型教学理论,指导教师把握好情境创设、问题激发、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总结反思、应用迁移六个教学环节。“在应用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同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

线上观摩

累计观看量逾50万人次

据了解到,此次西安市思维型教学说课观摩活动为期六天,采取“线上直播+线下观摩”的形式联动进行,线上直播观看量逾50万人次。实际上,西安市思维型教学研究中心在曲江一中成立三年来,相似的思维型教学课堂展示与说课活动已是第六次举办,来自全市百余所实验校的数千名教师参与到线上、线下观摩活动当中,共同探讨、探索思维型课堂教学实践。

“希望教师能够持续深耕‘三个课堂’,更多的通过大概念、主题式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表示,此次说课观摩活动意义深远,对于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持续提升全市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

整合资源

共同推动思维型教学发展

“一题多解、多题归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应用迁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思维型教学的关键所在。”曲江一中校长陈勇刚说,希望教师们能够灵活运用思维型教学理论,设计跨年级融合、跨学科融合的大单元、大概念教学,争做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者。

从曲江一中的长期实践中不难发现,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碰撞,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学生的闪光点更容易被挖掘。除了课堂教学上的着力引导,曲江一中在课外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实践,“星光电影节”“曲江流饮·春日诗会”等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特色文化品牌活动。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我们要抓住培养创新人才这个关键,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老师和学生。”陈勇刚表示,学校推动思维型教学发展,注重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创新性发展,努力成为学生优秀文化传承者、创新思维激发者、核心素养奠基者、健康成长陪伴者、出彩人生托举者。

(田立阳)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