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天地太平湖每天数万人追“云”
设计之都探索更多“景感空间”,让市民在欣赏中产生获得感
■本报记者 李晔
2003年,上海一则“女娲补天”的绿植参赛作品,捧得蒙特利尔国际立体花坛大赛一等奖。该作品有着鲜明环保寓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极上空臭氧层已现空洞,现代“女娲”该如何补天?20年后,当年的设计者自我颠覆——在新天地太平湖,人们可对一处立方体进行手机扫码,手机中的实景太平湖上方即会出现数字环保星云,星云颜色与光影交织变化,取决于实时空气质量指数(AQI)。空气质量优时,星云为蓝绿中带着透亮;空气质量堪忧时,色泽错综斑斓。
两则年龄相差20岁的环保空间艺术作品,呈现从有形转向虚拟,从植物材料变为AR(增强现实)影像。表达方式变化背后,是设计手法的不断突破,源于设计者钟律始终在探索的“景感空间”,即人对于环境、文化与技术的多维度感知。这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感知,亦是一种共情。
数字环保星云所构建的全新感知在于,你在手机中能看到星云,实体空间里却摸不着,既不占空间也不耗资源,更不会声光扰民;理性的AQI数字波动,被转换为光影色彩变化,由此你也能感知到,设计师的表达不再主观,而是以环保指数为逻辑依托。
数字环保星云专为世界环境日设计,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景观专业总工程师钟律和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团队共同打造,近期由黄浦区生态环境局发布亮相于新天地并迅速走红。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主任罗志伟说,星云每天都能吸引数万市民游客打卡,在抖音、微信等平台上的分享转发量很大。
钟律觉得,让市民在欣赏中产生获得感尤为重要。她于2011年首提“景感空间”理论,在她所主持的“浦江两岸贯通24小时城市活力圈”“苏州河两岸(静安区)公共空间贯通设计”等标杆作品中,“景感”无不贯穿其中。比如,在去年完成的十六铺码头改造项目里,钟律团队回溯19世纪30年代以来的历史变迁,将十六铺的老画面定格为五幅城市素描,以金属片刻方式呈现于故事墙,城市记忆由此可以阅读。“景感”还藏于更多细节,可阅读的城市,不会忽略公平。现苏州河畔,不乏有视障人士凭栏默读,因为防汛墙的顶面镌刻有沿岸建筑的故事铭牌,建筑轮廓被雕琢其上,相关文字介绍也化为盲文。一旁休闲椅上有“苏河之音”二维码,可扫描聆听关于苏州河的名家配乐诗词朗诵,诗词作品甄选100首来自全国各地民众对于苏州河的城市畅想,景观“可感”的维度被极大丰富。
钟律说:“每个项目完成后,设计师退场,项目的参与者、评价者更多是市民。他们如何从中获得精神的延展、产生对城市的共情,是‘景感空间’最应营造和追求的目标。”
(来源:解放日报)
关键词: